首页 > 最新动态 > 信用修复“一件事”,各地进展如何?看这里→
最新动态
信用修复“一件事”,各地进展如何?看这里→
2024-06-176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中提出,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机制。研究规范信用信息公示和修复渠道,统筹优化失信信息分类标准和修复规则。加快推动“信用中国”网站与各行业部门系统协同联动,加强对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监督和指导。

2024年1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


在2024年度“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中,信用修复“一件事”明确4条具体事项:统筹在“信用中国”网站及地方信用平台网站建立相关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指引;行政处罚信息修复;异常经营名录信息修复;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修复。


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发展改革委“信用中国”网站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实现信用修复“一件事”。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上海市


2021年3月1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宣布公共信用信息修复“一件事”在“一网通办”总门户“一件事一次办”和“随申办”正式上线,本市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等主体可登录“一网通办”“随申办”,就税务、卫健、生态环境、住建、城管领域的行政处罚等失信信息,在线提交修复申请。

申请人只需按要求一次性填写修复申请、提交申请材料,即可在线实时掌握修复申请转办、受理、认定的最新进展。经部门审核认定符合修复条件的申请,还可以在线查询并下载修复证明文件。办理流程上实现“一次申请”“一网办理”“一体反馈”。

广东省

广东省建立企业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机制。

一是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针对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3类信息修复,梳理优化不同信用平台间的修复标准、文书和流程。

二是通过信用广东平台统一整合归集全省3类信用修复数据,依托省“一网共享”平台、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东)等平台实现数据跨部门、跨层级共享互认。

三是制定并在线上线下渠道公布失信信息修复指引“一张图”,明确申请条件、材料、流程、时限等内容,并依托行政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中心等载体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受理、帮办代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度、满意度。

河北省


2024年3月28日,河北作为全国创新示范区之一,依托河北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全省统一的信用修复系统,推进“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针对企业行政处罚、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3类失信信息,全省统一了信用修复事项业务办理流程和规范。企业可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实现“一网办理”。


河北省采取双向信息推送、数据智能核验等方式,实现32个部门涉及的7个系统平台与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有效解决了“多头修复”“重复修复”问题。同时按照“多表合一、一表申请”要求,将原有涉及多部门的24套表单优化整合为3套表单,并规定每类信用修复事项只需办事主体提交一张申请表,解决了材料多头重复提交、数据无法共享等问题,助力企业信用修复结果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互认。


目前,河北省在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均设立“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为失信企业提供信用修复“一站式”帮办代办服务,实现办事主体从多部门跑、填写多份材料,到“只进一门”、填写“一张表单”、实现“一网办理”的转变,提升企业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浙江省

2021年4月15日,浙江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在“浙里办”上线,并率先在生态环境领域试点应用。企业主体登录“浙里办”APP,在线提交修复申请材料,即可实现信用修复全程网办,实时查看办理进度。

目前,已有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公安等领域施行“信用修复一件事”。“信用修复一件事”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工作协同,提升了浙江省信用修复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水平,对有效帮扶企业纾困解难发挥积极作用。

云南省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云南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提出2024年8月底前,依托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信用修复“一件事”相关数据信息,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统计、法院、税务等部门业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物理归集等方式与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联通,及时共享行政处罚信息修复、异常经营名录信息修复、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修复数据。暂时无法实现对接联通的,可通过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手动录入或其他渠道,完整、准确、及时共享信用修复“一件事”相关数据信息。

2024年10月底前,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统计、法院、税务等单位合理配置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修复线上线下服务资源,同步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实现事项标准统一、业务协同联动、服务同质高效,大幅压减办理时长和办事成本。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局牵头负责的“信用修复‘一件事’”,于2024年4月30日,在黑龙江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初步实现企业信用修复“一次办成、一次办好”。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局坚持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枢纽,对涉及建立修复指引、行政处罚信息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修复、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修复事项进行系统梳理,逐项确定申请表单、办理流程,将多项表单整合为“一张表”,实行“多表合一”“一表申报”。


吉林省


吉林省聚焦企业群众需求,年初启动吉林省信用修复协同系统的开发工作。2024年4月30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企业可通过“信用中国(吉林)”网站登录系统,开展线上修复申请,有效解决信用修复“多头办理、多次跑路,重复申请、流程不畅”等问题。

吉林省信用修复协同系统主要包含修复指引、修复流程、修复指南、常见问题、受理网点、行政处罚修复申请、异常经营名录修复申请、严重违法失信修复申请、修复记录九大修复板块。

天津市

2021年,由天津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市场监管委起草,组织市诚信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的《关于完善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保障信用主体权益的通知》正式印发施行,实现了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网通办”。

江苏省

2023年,苏州市信用办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两网联办 暖企筑信”信用修复结论共享和互认机制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两网联办 暖企筑信”信用修复结论共享和互认机制,旨在解决企业信用修复多头跑的问题,提升市场主体信用修复便利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信用办推动建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一网通办 跨平台联动”机制,实现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网站一次申请、跨平台修复。

2024年 4月18日,根据连云港市市委市政府关于“连云港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专项行动部署,连云港市信用办出台《连云港市高效办成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专项行动方案》,以高质量信用修复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呼和浩特市

2022年6月,呼和浩特市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完善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在全区率先探索建立信用修复“主动告知、一网通办、协同修复”机制。

这项举措通过主动告知,提醒市场主体及时进行信用修复,避免因行政处罚导致在招标投标、资质申报、融资贷款、评先评优等方面受到影响。通过信息共享,解决了两部门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标准不统一及“信用中国”网站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不同步,市场主体需要在不同部门重复申请信用修复的难题。



编辑 : 张毅能

信息来源 :源点credit


免责声明:本文如无意中侵犯了某方的知识产权,告之即删。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