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探索 | WCET专题论坛
最新动态
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探索 | WCET专题论坛
2024-06-265

收录于话题

#2024WCET年度论坛



由CCF主办,中山市迪茵公学承办的2024WCET年度论坛“中小学科学教育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将于8月2-5日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8月3日下午将同期举办5场专题论坛,从多角度深入探讨中学科学教育,本文特别介绍由谢秋锋、王晓光担任执行主席的专题论坛【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探索】。



 参会报名方式如下:

1)大会官网:登录大会官网

(https://ccf.org.cn/wcet2024)点击“报名”


2)扫描报名二维码报名: 


本论坛邀请到了教育界的一些代表人物,他们是:黄华(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袁中果(人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室组长、特级教师)、张程鑫(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强基中心副主任兼物理竞赛总教练)、王海岩(中山市实验中学历史教师)、韩宜奋(中山市迪茵公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他们将从人工智能教育、信息科技教育生态、学生科研训练、历史学科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跨学科科学教育、文科对科学教育的润滑作用和“给虎添翼”的效应等方面,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


 执行主席 



在回顾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时,我们不仅要铭记那些在教育领域中不断创新和实践的先行者们,而且要将目光投向未来,探索如何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智慧融入到新的教育模式与方法中。正如即将在2024WCET年度论坛上所讨论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黄华教授,将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将这一前沿技术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袁中果老师将分享他在信息科技教育生态构建中的宝贵经验,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

?

重庆市育才中学张程鑫副主任,将讨论学生科研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

中山市实验中学王海岩老师,将从历史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

?

中山市迪茵公学韩宜奋副校长,将分享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科学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这些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和见解,无疑将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在这些先行者和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探索,中小学科学教育将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青少年,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共同期待在2024WCET年度论坛上,这些教育界的杰出代表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分享和深入的讨论。


 论坛讲者 



摘要:基于人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多年的课程建设与实施经验,解读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生态模型和六大组成要素,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摘要:丘成桐先生坚持并倡导“培养和发现人才应从中学开始”的教育理念,将国际化竞赛的组织、选拔模式引入国内。区别于普通科学竞赛,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舍弃试卷和标准答案,让学生以提交研究报告的形式参与竞赛,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科研素养训练,可以更早的发掘潜能,更早明确适合的专业方向。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研究,将科研训练在大学、中学之间衔接,是一个可以摸索前进的道路。

 

摘要:历史是对一系列人类活动的既往事件作出记载和解释的学科,而在此过程中,因为立场、认知能力和角度及偶然讹变等各种人为情况,会出现对原本真实事件和事件载体的反映理解出现偏差,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状态。

如何在历史的教学中鉴伪存真?真实与谎言的边界在哪里?一定要泾渭分明地对待真伪吗?也许这种判定的过程本身就是历史的一种艺术。

 

摘要:科学教育的广义是教育的科学化。在我们把科学教育的关注重点更多地放在理科的同时,应不忘文科对科学教育的润滑作用和“给虎添翼”的效应。读图时代给文科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路径和可能,真正的科学教育应该是顺势而为。电影观赏以其立体多维的全方位艺术冲击,能够给对语文科后知后觉的理科生最快地带来感性刺激和最深地印下学科烙印,从而引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生动感知和喜爱。电影有文学剧本做根基,有声色影画做载体,有综合艺术做加持,能够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CCF推荐

【精品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阅读原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