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95后入殓师薪资曝光,8年送走20000具尸体,不参加婚礼,没有朋友!

   2022-04-04 人力葵花95
核心提示:最近,网上一则招聘信息火了!白班800元一天,夜班1600元一天,如此高薪,不要求学历、工作经验,只有一个条件,身体无异常,胆子大就行。这么算下来,平时上白班,偶尔上几个夜班,收入破2万妥妥的,要是多上几个夜班,那工资就是翻倍的涨。说实话,葵花的小心脏都开始躁动了,于是仔细一看,原来这是一则殡葬的招聘启事。

最近,网上一则招聘信息火了!


白班800元一天,夜班1600元一天,如此高薪,不要求学历、工作经验,只有一个条件,身体无异常,胆子大就行。


这么算下来,平时上白班,偶尔上几个夜班,收入破2万妥妥的,要是多上几个夜班,那工资就是翻倍的涨。


说实话,葵花的小心脏都开始躁动了,于是仔细一看,原来这是一则殡葬的招聘启事。


图片


图片

“高薪”的误解


这里要说一下,一直以来大家对这个行业的一个误解。


其实,它并没有传说中的月入轻松过万,而是多数人都拿着五六千的工资。


即便是,这条招聘下,有人开玩笑地评论:


“1600的夜班,他(死尸)就算跑了,我也给你追回来!”


但说起来,这终究是一份普通人不大愿意涉足的工作。


外人印象中,这份神秘的职业带着莫名的恐惧,还有传统观念中的忌讳,甚至有一些不成文的“潜规则”:


不可以和别人握手

不可以说自己的职业

不可以说再见

不可以参加婚礼

不可以抱新生的婴儿

……


对于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讲,相比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生活中的条条框框才是他们最大的困难。


“下班高峰的地铁,打电话沟通逝者火化的事情,挂了电话才反应过来,人挤人的车厢里,只有我周围空荡荡的。”


“最常见的是别人都不敢跟你握手。原本是挨着坐的,他去个洗手间回来就不坐这儿了。”


“我选择这个行业的时候,我妈妈没忍住对我说了气话,说我这辈子都会毁在这个决定上。”




所以,世界上有一份被称为最孤独的职业:入殓师



神圣的职业


为什么会有入殓师这个职业?


也许你不曾参加过葬礼,但全世界每一秒钟就有两人死亡。


你读完上一句话的工夫,世上就少了8个人,现在少了14个。


既然死者不能自理,就得入殓师代劳。


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


96年的陈秋韵说:“在我看来,这些并不是逝者,他们也是一个个生命,只是我们在帮助他们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我们要给他们最后的尊严。”


今年不过26岁的她,已经入行4年,说来也算是前辈了。


和娇小可爱的代表不同,她从小的想法就和别的孩子不大一样。


小时候,老师都问过孩子们一个问题,长大了想做什么?有的小朋友说想做老师,有的说做医生,有的说想当科学家,问到陈秋韵的时候,她的答案连老师都吃了一惊:


“我想做一名入殓师。”




后来,一起谈理想的同学,没有几个按照自己的“预想”的发展,唯独陈秋韵一人就认准了这个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是她第一次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


意料之中,他们强烈反对。找来了所有亲戚挨个劝,眼看都行不通,干脆直接恐吓她,最后闹得她扬言要离家出走,父母见状,只能妥协了。


就这样,她如愿的报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也成功地成为了一名入殓师。


图片


对于大家都好奇的工作内容,其实少不了枯燥和繁琐。


首先从冷藏库里搬运遗体、核实身份,按摩遗体,给逝者化妆,男性遗体要理发、剃须,女性遗体还要上粉底、打腮红、涂唇彩,再给逝者擦干净身体,穿上衣服。


最后,进行道谢、道爱、道歉、道别。


这才算是完成了整个流程。


要知道入殓师都在无菌的环境里工作,所以必须穿上医用防护服和医用手套。穿着这样的衣服,还要完成搬运遗体、翻身穿衣,其实对女生来说并不容易。


但是这种体力能解决的事,也都不算什么。


图片


事实上,不是每一个人最后都会安静端详的离世,遇到因为意外离世的逝者,就需要她对遗体进行修复,最大程度还原尸体的完整。


印象最深的一次,她为三名因公殉职的警察做遗体重塑。因为车祸惨烈,遗体严重变形,甚至一位警察的耳朵都缺失了,她仔细对比着另一侧的耳朵,捏了一个形似的修补上去。


逝者的父亲看到儿子遗体,忍不住流下泪,低声说道:“我儿子只是睡着了。”


图片


不过,也有一些“特别”的家属,他们并不希望看到精致体面的修复。


比如,在北京一处殡仪馆工作的杨薇薇,8年间已经为20000余位逝者入殓。


在刚入职的头几年,有一次,她为一个四五十岁的男性逝者入殓。


尸体送来的时候,衣衫不整,头发也乱七八糟的,她按照之前学习的,为他擦干净身体,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打上了领带,喷上了发胶,整理得干净利索。


没想到逝者的女儿看了,直接说这样不行。




她很费解,明明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为什么家属还要刁难她。


后来,逝者的女儿找到父亲生前的照片,照片上的他也是头发乱乱的。


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她的父亲是一名艺术家,在她的记忆里,父亲一直是一副不拘小节,不流于俗套的样子。


打领带,喷发胶,她从没见过父亲这样。


于是,杨薇薇重新返工,把遗体上的领带解下来,解开了一颗扣子,又把头发重新整理自然一些。


再次看到父亲的女儿,一下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哭着说:“这才是我爸爸。”


那件事之后她就明白了,以为端庄、整洁才是最“体面”的告别,但其实对遗体最好的还原,对逝者家属最大的慰藉,是尊重逝者本来的样子。




都知道干这行的,胆子大是必须的。


但是,接手过3000具尸体的95后入殓师孙留仙说,也有像她这样特别胆小的。


最开始做这行,家里人不同意,师傅也不愿意收她为徒,但是这个东北女孩骨子里特别倔。


“都说我不行,那我必须证明给他们看。”


最开始,为了锻炼胆量,她就跟尸体睡一张床。


因为殡仪馆的温度比较低,她就把披在尸体身上的单子盖在自己身上,还开玩笑的对着尸体说:“哥们借我盖一下,一会还给你。”


就这样,几天下来,这个胆小的小姑娘就适应了。




虽然在殡仪馆工作,但她不喜欢总是哭丧个脸工作,所以工作的时候,她不同于别人严肃的样子,总是乐观的面对。


有一次,一位老爷爷喝多了摔进水沟,脑袋完全摔碎了,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她,也还是被难住了。


她拿着镊子,把头骨一块一块夹出来,修补了三天三夜,效果还是不理想,甚至跟老爷爷“急眼”了,说:“要不你自己起来给脑袋整好吧。”


后来,她用金属丝固定位置,黏上硅胶皮,还画上了头发,这才算是送走了老爷爷最后这一程。


可当被问到有没有入殓过认识的人,开朗的她脸一下沉下来了。


原来,由她入殓的第一个的遗体,就是她的姥爷


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她带着第一次工作的紧张,看到的竟然是姥爷的尸体。


她说,那是她这辈子跟姥爷最亲密的时候,第一次给姥爷刮胡子,第一给姥爷擦身子,第一次给姥爷穿衣服......第一次为姥爷做这些,也是最后一次。


她的手控制不住地抖,控制不住哭腔地说:“怎么孝敬你的方式变成这样了...”


那天,是她的生日,那天之后,她再没过过生日。


图片


图片

多一份尊重和理解


“使已经冰冷的遗体复生,授予其永恒之美。那是准确的、冷静的,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爱。在最后的时候送别故人,静谧地,那一举一动都是如此的优美……”


这是电影《入殓师》中对入殓师这个职业的描写。


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一切和死亡沾边的,都会被说成不吉利


大多数人的不理解,也让从事着这份职业的人被疏离、排挤、边缘化。


所以,在那条高薪招聘的下边,还能看到很多很多这些留言:


“干这行的人阴气太重。”


“给我一千万我也不干!”


图片


在这里,葵花想说,每个行业都要有人去做。


清洁工罢工会垃圾如山,交警罢工会交通拥堵,电力公司罢工会让我们活在黑暗里。


入殓师,这份职业,在旅行菌看来,是很神圣的。


他们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帮逝者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让他们以最安详的面容去告别这个世界,这是一件伟大的事。


也许,我们自己不会去选择做这份工作,但是,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营销智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平台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409735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7921号